冰雪降临浙江多地多部门联合出动保障居民暖暖过冬
就在昨天,受强寒潮影响,浙江多地迎来了2024年的第一场大雪。大雪过后,为保障道路畅通、保证物资供应,浙江各地以“雪”为令,通过全面巡检、道路除雪、保障物资供应等措施,把安全与温暖带给浙江居民们。
这两天,台州市黄岩区普降大雪,区内各地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积雪结冰情况。今天上午,在台州西站入站口,数名应急抢险人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下,紧张地进行撒盐融雪,扫雪除冰。
此次行动共涉及国道一条、省道两条、县道三十条,覆盖全区乡镇街道,总里程约450公里。各个抢险站点以党员带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开展不间歇巡逻,根据路段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清雪机械,对交通量大的国省道、路口、桥梁、隧道、弯道、陡坡等重点路段,安排专人负责清雪,保障车辆通行安全。
截至今天上午11时,累计投入四个站组、抢险人员100余人,调集撒盐机、多功能扫雪车、应急抢险车等机械设备27辆,撒盐100多吨、草垫近6000只。
雪天道路湿滑,山区群众出行极为不便。为确保道路畅通,群众出行安全,宁波奉化积极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坚守在山区道路,多举措做好扫雪除冰保畅通等各项工作。
宁波奉化尚界线是大堰高山居民通往奉化城区的唯一通道,事关几千名山区居民的出行,但因坡陡弯多,积雪严重,基本无法通行,且公交线日,交警部门对大堰镇尚界线M枫树林往董李进行双向封道,尚田交警中队巡逻警力在关键节点加强疏导分流,不间断巡查辖区雪情,会同交通、公路管理等部门,在尚界线采取警车巡逻、铲冰除雪、撒盐融雪等工作措施,对尚界线路面开展多轮除雪作业,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风险隐患,确保过往车辆行车安全。
在杭州余杭区,蔬菜基地采用科学种植模式,运用智慧大棚保温保暖,还加强设施检查加固等工作,守护市民们的“菜篮子”。
在位于良渚街道的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农技师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农业云平台,按下一个个按键,智慧大棚里的内保温膜就缓缓打开。据悉,当气温降到0度左右时,合拢这层内保温膜后,棚内的温度就能提高5度。随后,暖风机也徐徐启动,智慧大棚进入了保温“升级”模式。
此外,由于茄果类作物更易发生冷害与冻害,工人们还在上方加盖了一层保温膜。据了解,麟海蔬果是杭州种植规模最大的蔬菜保障基地和叶菜功能区,蔬菜种植基地1400余亩。合作社内智慧大棚的面积已达三分之一,还备有约30余台暖风机用以抵御寒潮。工人们每天都要进行巡视检查,确认蔬菜生长情况。
面对寒潮降雪对交通、供暖、供电等带来的影响,淳安县各乡镇部门迅速行动,全力抗雪防冻保民生。在屏门乡金陵村,村干部们“闻雪而动”,上门走访每一户独居老人。
由于天气寒冷,道路湿滑,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用餐成了九游体育一大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村里特别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村两委干部纷纷化身“骑手”,从老年食堂取餐后为订餐的老人按时送去热气腾腾的饭菜。由于自然村较为分散,路途较远,大家必须兵分几路,距离较近的一位骑上摩托车就走,其余人则开车前往更远的村子。
送完一户,来不及喘口气歇歇脚,“骑手”们又忙着赶往下一户,风雪中这些忙碌的身影,也让寒冷的天气里,多了一抹温暖。
这两天气温骤降,宁波市江北区白沙社区开展“寒冬送温暖”行动,上门为高龄孤寡老人送去新鲜的菜品“大礼包”,解决老人买菜难题。
早上6点多,江北白沙菜市场经营户们就开始在摊位前忙着挑拣蔬菜和猪肉,这些菜肉由菜场经营户自发筹集,准备送给天冷不方便到菜场买菜的社区老人,一户按照10种菜品打包。
备齐所有菜品后,社区志愿者提着一袋袋菜品“大礼包”,分头送菜。86岁的李菊仙老人腿脚不便,收到志愿者送上门的蔬菜和肉,十分感动,“我现在是不会出门了,买菜也买不了,现在他们菜肉都送来,对我们老年人都很关心,谢谢他们!”
在这次寒潮来临前,白沙社区工作人员就提前排摸辖区孤寡老人,并对接菜场,倡议为寒冬中的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爱心活动得到了不少党员经营户的支持。
为维持极寒雪季辖区内电网平稳运行,确保居民正常用电需求,连日来,乐清市电力部门展开了辐射全市的电力巡检工作。1月22日下午两点,在乐清市区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将几条电缆连接在一起进行线路分流,避免了寒冷天气室内空调用电等需求量猛增的情况造成电力负荷过重,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更好运行。
除此以外,电力部门还安排人员前往乐清城北山上巡线,工人们肩扛爬梯走过积雪路面,逐一爬上高处检查表箱,并通过“无人机+红外测温”的方式,对线路通道情况及搭接点进行排查,采取了如树障清理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人机合力,大力维护了线路通道的畅通。
自本月17日发布雨雪冰冻预警时起,乐清市共计开展配网巡视118人次、71车次,清理通道19处。